0°

奠定盛世的三个短命王朝,谁最冤?

三国演义开篇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每一次的分分合合,都是天下英雄逐鹿中原的舞台。回望数千年的历史,有一个非常有规律的现象:

急先锋基本都是垫脚石,成功者都是后来居上。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第一个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天下大乱,最终胜利者是汉高祖刘邦;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了篡位的王莽,最终得天下者是光武帝刘秀;

 

唐朝末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但最后取代唐朝的却是节度使朱温;

 

元朝末年,天下汉人起来反抗蒙古人,先锋是刘福通、韩山童,后有明教张无忌,最后坐上宝座的是放牛娃朱元璋;

 

明朝末年,相似的事情再度上演,原版“闯王”本是高迎祥,最终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又一次充当了急先锋,最终却是辛亥革命孙中山终结了清王朝。

 

不光是个人,王朝同样如此。历史上有三个这样的朝代,他们的领袖雄才大略,终结了乱世,开创了自己的时代,本有机会名垂千古,却无奈造化弄人,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秦朝

 

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万世不拔之基。定鼎之后,称皇帝,废分封,设郡县,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千载之下,能跟秦皇媲美武功的帝王屈指可数。以这样的功绩,自然有资格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奠定盛世的三个短命王朝,谁最冤?

 秦始皇剧照

 

牛逼,必然意味着强势。秦始皇也是出名的暴力,焚书坑儒,唯我独尊这事,三千年来算是第一个,后世也只有一位猛人这样干过,你们知道的。

 

秦朝国力的强大,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摧毁的。秦始皇的神勇无敌,也几乎无人敢挑战。这样的一个庞大帝国,即使最大胆的术士,也不敢妄言它的末日。

 

但历史偏偏给秦始皇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按计划二世三世以至无穷的大秦帝国,竟然在二世手里迅速玩完。如果给古往今来败家富二代弄个排行榜,秦二世胡亥如果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就好比一个炒鸡大题材龙头,都以为要拉几十个涨停板,结果二板就挂了。

 

秦末再次战乱之后,刘邦在决赛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高祖,开创了两汉四百年的辉煌大业。

汉,从此成为民族的名称,后世几千年的中原民族都自称“汉人”,汉朝的历史地位无人可比。

 

可以说,大汉的盛世,完全是建立在大秦的基础上。虽说打天下也很不容易,但相比于战国时期的战争老油条,刘邦的对手不仅数量少,级别也不在一个层次。只能说,这就是命好。

 

秦始皇如果泉下有知,估计会跳出棺材,废掉胡亥,亲自抄家伙跟刘邦项羽干仗,朕一生从未遇到敌手,朕不服!

 

隋朝

 

秦朝灭亡八百年后,又一个相似的朝代出现了,这就是隋朝。我们如今说到隋朝,多数都是“隋唐”并称,似乎他俩是哥儿俩。当然,事实上,隋炀帝和唐高祖确实是表兄弟。

 

隋朝跟秦朝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一统天下,开国君主都堪称千古一帝,都建设了大工程(长城和大运河),却都因为用力过猛意外的二世而亡,后续的朝代都成为超级牛叉的大王朝。

 

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在我上期写的宇文家族一文中有提到,虽说知名度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唐朝的盛世,却是实实在在捡了隋朝的大便宜。 

 

奠定盛世的三个短命王朝,谁最冤?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剧照

 

隋文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大运河,开皇盛世比起后代的开元盛世,不遑多让。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物质上,隋朝都已经具备了一个超级大国的雏形。如果不是隋炀帝操之过急,透支国力,又赶上李渊父子这样的枭雄,隋朝也不至于仅仅37年就亡国,仅比秦朝的14年稍微好一点。

 

随后的唐朝全面吸取了隋朝的经验教训,基本照搬了隋朝制度,经过太祖、太宗、武则天、玄宗等多位明君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289年的超长待机大王朝,“唐人”也成为继“汉人”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代名词。

 

隋文帝表示十分受伤,和秦始皇并称历史两大冤大头。

 

后周

 

唐宋经常被我们后世并称,但唐朝灭亡到宋朝开国之间还有50多年的乱世,中原换了五个朝代,几十个皇帝,是为“五代”,南方更是分裂成十个国家,并称“十国”。

 

说起五代十国,最知名的当属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诗词的造诣历史前几,但从工作上来说,他却是个失败者。这期间最成功的帝王,必然是:

 

后周世宗柴荣

 

奠定盛世的三个短命王朝,谁最冤?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开国皇帝郭威,在那个有枪就是王的乱世,跟前面四个朝代一样,靠着武力从将军成为了开国之君。郭威的亲儿子在战乱中死光了,他驾崩以后,皇位传给了养子柴荣。

 

柴荣此人在历史爱好者眼中,那可绝对是男神级别的人物。在他的手中,后周实力空前强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眼看就要统一天下。但历史的老人再次跟世人开了一个玩笑,三十七岁壮年的柴荣竟然暴病身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柴荣死后,继位的幼帝仅仅七岁,孤儿寡母在这样的乱世中,随便翻翻史书,想想都知道后果。

 

幸运的是,这次捡便宜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仁君。赵匡胤建立大宋以后,严令后代子孙优待柴氏后人,即使遇到像慕容复这样想复国的谋逆大罪,也仅限于自尽,不得示众。《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据作者说就是柴氏后人,有多牛逼大家都清楚。

 

大宋继汉唐之后,成为中国历史的又一高峰,虽然版图较小,但经济、文化、政治、民生各领域,皆登峰造极,至今无法逾越。

 

柴荣默默地找到秦始皇和隋文帝,哥儿仨斗地主比冤。

 

历史无法假设,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