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
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酝酿,
在这片热土中浸染出浓浓的酒香。
千百年来酒意流淌,
浇筑了多少高山流水,
涤荡了多少往事烟云。
有了酒,
便有了兖州八伯的相知相惜,
有了竹林七贤的酒事传奇,
有了曲水流觞的闲情雅趣,
有了琼林宴饮的功成名遂。
岁月皆酒,人生如器。
多少沧桑往事都融在酒中,
只待时光将它细细品尝。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
在各个朝代渲染出多彩的酒文化。
可以说,
酒文化几乎渗透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
说到白酒文化,
不能不提占据中国白酒半壁江山的川酒。
而说到川酒,
就不能不提拥有4000多年酿酒历史的酒都宜宾,
更不能不提家喻户晓的五粮液。
而五粮液的由来,
还要从文化的集中缔造者们
——宋朝的文人雅士说起。
宋人多嗜酒,
上到士大夫、大儒,下到黎民百姓,
无一不对酒喜爱有加。
这些“高知”酒友,
大大推动了好酒佳酿的流传和发扬。
相传,宋代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
京城贬职后居戎州,也就是现在的宜宾。
他对戎州名酒“姚子雪曲”十分喜爱,赞不绝口,
作《安乐泉颂》赞美此酒:
“姚子雪麴,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神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直到1909年,
晚清举人杨惠泉在宴会上尝过此酒:
“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
自此,五粮液美名问世,流传至今。
诗意流淌,美酒芬芳。
自古以来,喝酒就是一大雅事,
文化与酒,似乎天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以岁月酝酿浓香往事。
而五粮液651年的传奇故事,
也在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中上演,
向爱酒人士公布了一份岁月浓香的绝密档案!
为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
一直见证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
从“姚子雪曲”到“五粮液”,
名字的变化,记录着时代的风物,
美酒的传承,体现着不变的初心。
4000年的酿酒文化,
651岁的古窖池群,
还会酝酿出怎样的浓香故事?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