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沼田元气在80年代拍摄的东京神田「咖啡专门店Ace」(珈琲専門店エース)

本文节选自《知日・我们在喫茶店见吧》特集

沼田元气,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前卫艺术家,以对镜头的表现力闻名,也以匠人般执着、严谨的个性著称。80年代,以盆栽为创作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摄影活动;90年代以休闲、观光、土特产、散步路地、咖啡路地等为主题开展创作,2009年在镰仓开设以日本和俄罗斯传统人形娃娃为主的专门店「KOKE-SHIKA」,2011年开始编辑杂志《KOKESHI时代》。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沼田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到访中国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80年代,沼田元气作为前卫艺术家活跃在日本,以盆栽为主题进行了大量拍摄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那个有名的「未来酱」的拍摄者川岛小鸟曾经师从于他

《知日》作为中国媒体,以喫茶店文化为主题对他进行采访,他甚至一星半点其余的信息都不愿意多提——他希望所有的对话要聚焦、服务于主题,若是对他的其他方面也感兴趣,大可创造出更加丰富的主题,机缘合适的时候再分项展开。所以,概览他的艺术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的盆栽主题摄影,到90年代的咖啡馆主题摄影,再到进入00年代后对日本、俄罗斯的kokeshi(木偶)文化不遗余力的保存、传播,「聚焦」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名词,更是一种生活和思维方式,是需要穷尽一生去身体力行的生存铁律。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90年代他开始以喫茶店、土特产、路地散步、观光为主题开展创作,目前,最让他着迷的是俄罗斯传统人形娃娃kokeshi,2009年在镰仓开设专门店KOKE-SHIKA,并出版了杂志《KOKESHI时代》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他将采访地点定在离自家店铺5分钟远的两层楼咖啡馆OKASHI 0467。他低声而谦和地和店员交谈,看上去像一位常客。末了,他再三嘱咐,请在文章里著名这件店铺的名称。也许,在他的眼里,所有良材美质的咖啡馆,都值得被尊崇与记录——我们看上了它,路过它,用过它,接触过它,承蒙了它的关照与恩惠,总得给它一个「名分」。这是他向他心目中一切值得被尊敬的事物致敬的方式,散落在寻常生活间的言辞与行动上,而不只是停留在文字或照片中。那种爱过经历过交汇过开始又失去过的东西,有一种类似乡愁的力量,推动他的思维和行动,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孤独而自由地选材。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采访地点 咖啡店OKASHI 0467。

似乎只有热气腾腾地见面采访,才能带来真实而强烈的能量流动,所有的表达有可能有虚妄和失真的成分,只有将自己的肉身投注于万千世界,亲身去感受、体验到,才能带来有可信赖度的判断。对咖啡馆如是,对人也如此,在30年前热爱盆栽的年代,他甚至会亲身来到盆栽的发源地——中国寻根。「亲身前往」,本身就投放了对万事万物最大的善意和真诚。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古民家改建而成的OKASHI 0467的中庭,装潢不落俗套,远近闻名。

2009年,他将兴趣投向了又是一个濒于消失的艺术文化——人形玩偶,在镰仓开设了自己的日本和俄罗斯传统人形玩偶的专门店「KOKE-SHIKA」,编撰专门讲述KOKESHI文化的杂志《KOKESHI时代》,他还将在镰仓打造自己的摄影根据地——写真馆。而作为东京孤独协会会员的他,无论是做什么,一直以来,探索和践行的都是关于如何和自己独自相处的事。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KOKESHI时代》

   interview  沼田元气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沼田元气

日本著名摄影师、诗人,喫茶店研究者、东京喫茶店研究所所长、日本孤独会会员、独自步行会会长,被人称为「ヌマ伯父さん」(沼伯父),日本新锐摄影师川岛小鸟的师长。著有《憩写真帖》(全12卷)《我是盆栽》《我的伯父的东京指南》《我的伯父的喫茶店学入门》《水波的幻想》《为了喝一杯咖啡而想去札幌小樽的咖啡喫茶指南》《横滨出行指南》《喫茶店百科大图鉴》《喫茶遗产》《俄罗斯套娃大图鉴》《Kitty猫的梦之散步》等。

知日 在日本,表达「咖啡馆」的词汇有喫茶店、CAFE、咖啡馆,这些词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你个人比较偏爱哪一个?

沼田 日本最早出现的咖啡馆,是在明治年代,属于从葡萄牙舶来的海外文化,是一个人们为品尝咖啡,享受安闲的「憩生活」而创造出的独特空间。在那个缺乏媒体的时代,咖啡馆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传播信息的功能。

而咖啡文化真正从特权阶级的奢侈品走向大众平民,是在二战之后。一些因为战争变得一无所有的人,或是家中环境局促的人,很希望和有地方可以和人说说话,听听音乐,就开始聚集在咖啡馆,这时的咖啡馆,大多被称为「喫茶店」,这样的风潮一直延续到1980年,此后日本进入了一段相对空白的咖啡蒸发时间,大家开始厌倦外出聚会,觉得咖啡馆太过老派,喜欢在家里喝,免费喝,直到1990年开始,大概到2000年间,尚没有网络的年轻人再度意识到实际见面交流的必要性,又重新审视起咖啡馆的存在,这一次在年轻人中爆发的咖啡BOOM深受欧美文化影响,因此很多店名都使用了「CAFE」的叫法。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CAFE的叫法比较偏西方文化,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年长的人不太会去,我个人也不例外。我比较喜欢「喫茶店」,这些年去过不下1000家喫茶店,也写过很多和喫茶店相关的著作。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神保町「柏水堂」

知日 你如何评述一家喫茶店或咖啡馆的功能和价值?

沼田 小时候,我觉得喫茶店是一个挺不可思议的地方,上了年纪,有了阅历之后,才逐渐地理解了什么是喫茶店。人在上了一些年纪之后,回忆就成了一桩乐事。这样的人一旦嗅到咖啡的味道,就会想起之前曾经去过的喫茶店,想起当时的场景和故人的样子,所有愉快或是痛苦的往事都会经由这家喫茶店的存在被调动起来,可以说,喫茶店就是我们追忆似水流年的凭借。我想,喫茶店并不是一个人们专门为了喝咖啡才去的地方,我们所支付的费用也不只是咖啡本身的价格,里面还暗含了对使用相关设备、场所等服务的感谢。

而喫茶店所销售的也并不是咖啡,而是时间。越是上品的喫茶店,贩卖的越是让人深感愉悦的时间。人这一生,从生到死,所携带的最大的财产就是时间。而喫茶店,让我们可以悠闲地享受时间,可以说,正是喫茶店的存在,延长了我们的有限时间,就和泡温泉的时候觉得自己被添了寿一样功德无量。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神保町「茶房 李白」

知日 作为一名艺术家,一名摄影师诗人,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很多表现的主题,你为什么会对喫茶店或咖啡馆情有独钟呢?

沼田 因为我对于所有即将遗失的东西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怀旧、念旧的情感,是一种近似于「乡愁」的东西。每当看到这些即将被时间吞没,不复存在的东西,就会感到非常安心,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等生存过的生命气息,透过它们可以让我们和父辈、祖辈所处的时代产生连接,似乎藉由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永远地和他们在一起,和自己的「根」在一起。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神保町「咖啡店Erika」(コーヒー店エリカ)

知日 看到哪一类喫茶店或咖啡馆,你会立刻产生想用镜头去拍摄,用笔去记录的冲动?

沼田 我选择喫茶店,不在乎它是否有华丽的装饰,也不看重它的咖啡或餐点菜单的内容,而是依靠一种亲身莅临的感觉,跟随自己的心和灵感自由发挥。如果一家店铺,包括现代社会一些商业化的咖啡馆的连锁品牌,可以让我看出店主对桌椅、杯具等一些陈旧器物亦是在用心照顾,我就会非常喜欢。我喜欢存有惜物之心的人和空间。在那样的空间里,我会亲自坐下来,叫一杯咖啡,用心感受,如果这个空间能够带给我沉静、放松的感觉,我就会很自然地开始自己的拍摄,大脑里火花四溅。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神田「咖啡专门店Ace」(珈琲専門店エース)

知日 你亲历了日本1000多家喫茶店和咖啡馆,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与店主之间交往的故事?

沼田 我经历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店铺,但我一般不会轻易和店主交谈。因为人和人之间的感应更多的时候需要倚仗的是心灵层面的交流。

知日 在那个年代的喫茶店店主当中,有没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人呢?

沼田 喫茶店的女主人通常被称为「喫茶Madam」,男主人被称为「Master」,有一些店主年纪很大,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它们站在柜台背后,一眼就能看出客人的情绪和状态。如果觉得对方想要找人讲话,心事满满有倾诉的需求,就会主动上前搭讪,问问对方是否需要聊一聊,他们是天然的具有丰富人生经验和热情之心的心理咨询师。

我所喜欢的好几家咖啡馆的喫茶Madam年纪都比较大,但却非常的温柔,人也漂亮,她们因为有了岁月的打磨和积淀,浑身都充满了光辉,就像一位在静静守护自家店铺的母亲。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银座「风月堂」

知日 作为摄影师,你的视角和普通人观摩喫茶店或咖啡馆的视角有什么不同?

沼田 摄影师的作品要反映出自己的想法,不能够什么都想拍。如果一名摄影师不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拍摄什么,表达什么,是不行的。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知日 你觉得照片上的喫茶店或咖啡馆和真实中的有什么不同?

沼田 一个是通过我,通过摄影师表现出来的喫茶店或咖啡馆,相当于一个人的「心象风景」,一个是真实的喫茶店或咖啡馆。换句话说,如果是另外一个人拿起镜头,就会拍出一家完全不同的咖啡馆。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师镜头下的咖啡馆,是独属于自己的私密的咖啡馆,是无比孤独的纸上咖啡馆。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银座「风月堂」

知日 你见识过那么多的喫茶店和咖啡馆,也研究了那么多的喫茶店和咖啡馆,有没有想过自己亲自开设一家呢?

沼田 我不会开自己的喫茶店或咖啡馆。我觉得做客人挺好的,可以享受到不同喫茶店或咖啡馆的服务,而我也能够提供为别人拍照等服务。如果是开了店,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不够用了。

知日 是不是做客人的感觉会觉得自己可以拥有无数家喫茶店或咖啡馆?而一旦开了就只能拥有一家而已?
沼田 是的,就像之前我所拍摄过的很多喜欢温泉的人一样,大家都喜欢到形形色色的温泉乡去享受温泉,但是自己是绝对不会开的。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人形町 「甘味处 初音」

知日 日本有很多主题咖啡馆:猫咖啡、爵士咖啡、女仆咖啡等,你怎么看待在咖啡馆的基础上添加主题?

沼田 我觉得有主题才有趣。在名古屋的咖啡馆,如果你点一杯咖啡,店家首会先给你送上点心,然后才是咖啡,之后是面包和沙拉,最后是鸡蛋,客人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非常的温暖——当然也会有人觉得烦,而期望这些额外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在东京,你点什么就是什么。

知日 你个人喜欢哪一类的主题呢?

沼田 我喜欢那些看不见的,非常自然、妥帖的服务。比如说京都的酒店,一般化的酒店会提供给客人很多有形而刻意的服务,但是真正高级的酒店则会提供那些客人所看不到的服务——用餐的时候,你刚吃完一样菜,新的就很快送上来,但服务员并没有一直在盯着你看,他只是默默地关注,润物细无声。再比如,阳台上如果种有苔藓,对湿度的要求就会很高,需要不断喷雾。真正高级的酒店,服务人员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在没有客人的时候给苔藓喷雾,如果刻意提供这样的服务,难免会给人压力,让人觉得施受失衡。做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仔细斟酌客人到底需要什么,再行提供。比如刚才说到的会承担心理咨询师功能的喫茶店店主,他们是在进行默默的观察,如果发现有客人心怀烦恼,想要和人聊天才会上前搭讪,如果客人看上去并不希望被人打扰,他会一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空间。于是,这些可以提供看不见的服务的咖啡馆店主,本身也就就成了咖啡馆服务的一部分。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高田马场「高野屋」

知日 80年代的时候你曾经去过中国,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

沼田 80年代的时候我开始拍摄盆栽,被称为「盆栽小僧」,而盆栽的发源地是在中国。我任何一件事物都应该从根源去找寻属于它的独特文化。于是,我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往横贯欧亚大陆的方向行进,沿途遇到很多淳朴的中国民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我对中国人民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希望两国关系可以越来越好。

知日 喜欢盆栽,你就会到中国去寻找它的起源,那么热爱咖啡馆文化,你是否也会到美国和欧洲去寻找它的文化呢?你觉得美国和欧洲的咖啡馆和日本的有什么不同?

沼田 也会的。所以我在20岁的时候就去了美国学习现代艺术。美国或欧洲的咖啡馆虽然在装潢、用具、菜单方面也许和日本的有所不同,但是人们选择前往咖啡馆的缘由、心情都是一样的。人类内心的东西,是共通的。

喫茶店,就是日式咖啡馆独特的韵味。
东京银座「watanabe coffee」(ワタナベコーヒー)

知日 作为日本孤独会会员,你如何看待喫茶店或咖啡馆和孤独的关系?

沼田 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很孤独,现在也一直保持这样的看法,只是对孤独的定义不一样了。孤独并不是寂寞。孤独是很正向很重要的个人时间,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而寂寞是一种消极的空虚的负面感受。比如说我们和人交流得兴高采烈之际,容易让人忘掉自己到底是谁。如果大家都表示喜欢某一个对象或某一件事,于是你也觉得自己应该是喜欢的,但是自己是真的喜欢吗?我想大家需要对这样的感受及时叫停,静下来好好观照、仔细确认。这就是孤独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保持这样的孤独感都是很重要的,而咖啡馆就是一个可以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孤独感,让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彻底成为自己的地方,是一个独立、高级而深远的精神自游地,值得向每一个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