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十个大张伟加何炅,也救不了这综艺满屏的尴尬
把韩综里的gag man概念拿过来,却连个贴切又上口的译名都懒得想,直接音译成“嘎嘎们”。
除了提醒熟悉韩综的观众,这又是个拿别人家嚼烂的老梗当新段子之外,毫无信息量。
gag man的英文原意是喜剧演员,笑料作者。在韩综里又可以引申成综艺咖。
意外发现,虽然韩综里到处都是gag man,但gag man选秀好像还真没有。

这节目的确没抄韩综,它“疑似”抄的是日综《有吉之壁》。
都是“导师”行走在某一处户外场景里,路遇一个个准搞笑艺人,看他们来段一发技;
他的一发技是站在类似激流勇进的游乐设备旁边,给自己抹了满头洗发水。
卡好时间,揉出满头泡泡后,面相水道,刚好船从轨道上冲下来,溅起的水浪给他冲头发。
节目里频繁cue的所谓“一发技”,是从日语,更准确地说是日娱字幕组那儿直接拿来的词。在搞笑日综里很常见。
替懒得翻译的节目组翻译一下,大概是说艺人在短时间内迅速耍出一招才艺。
这几年,和国产综艺一样原创力低下的国产剧,翻拍过很多日剧。
中日文化差距远比看上去要大得多。日本独特的风土人情,根本不适合照搬到中国。
喜剧的地域性极强,不同省份的人,笑点都不能完全共通,更别说不同国家之间了。
至于节目里一直在强调的一发技,那是日综里的老传统,老到这个概念本身都是一种特有的综艺文化。
搬运101系选秀,搬运少女偶像团体,搬运罗PD那些生活慢综艺也就罢了,毕竟中国以前确实没有。
哪怕不抄不是国综人,但抄得这么不动脑的,也只有《向往的生活》能一战了。
《向往的生活》第一季时,竟然把《三时三餐》里的进屋脱鞋,盘腿坐地上,在矮桌上吃饭这些朝鲜文化,都搬到北京密云了。
《认真的嘎嘎们》一开始,何炅说这个节目的立意时提到:
他去年想到了这个创意,“很少有的,为了个节目开了这么多次会”。
有点黄磊说《向往的生活》是“他和他朋友聊出来的”内味儿了。
何炅,这位国内最顶级的综艺人说,做这个节目是因为,综艺人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职业化的体系。

不管《向往的生活》到底是黄磊还是罗PD想出来的,总之就是做成了。一连做了四季,还做成了品牌。
如果你能按住自己的尬点,坚持看完一期,就会明白,为什么韩国满屏的gag man,却从来不搞gag man选秀。
因为综艺感,或者说幽默本身,是没法用同一个标准去套的。
越是随意地选,越能显出他没把自己架成高你一等的导师,这不是个“正经”的评判。
《认真的嘎嘎们》和《有吉之壁》形式一样,而立意完全相反。
因为改成了选秀,自然就有了评委、选手两种对立身份。
评委天然代表“权威”,选手就是被权威决定命运的菜鸡。
如果四个导师都没认可你的一发技,你还要再去录一段道歉视频???
跟那些少男少女选秀一样,见到导师,都恨不得180度鞠躬。
不是为了喜剧效果,刻意演出的弱小无助,而是真实的乖巧听话。
他和一个选手提到,没有人敢挑战导师,你们一个个都太礼貌了。
他们永远在扮演小人物,小人物越是倒霉、心酸、发傻……笑点越多。
哪怕是喜剧里的“大人物”,也一定要出丑,才能引人发笑。
喜剧的本质就是发现悲剧而产生优越感,优越感产生笑果。
按照这个理论,如果做喜剧的人,自己先优越起来了,那这个人自然失去了幽默感。
如果喜剧的作用是让人轻松获得快乐的话,那这个节目就和喜剧完全没关系。

大张伟说李诞变成了喜剧大师那段,被剪辑在一对女选手表演后面。
李诞说他不认同,他问大张伟:“要是俩男的表演这段,你还觉得好吗?”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身体喜剧是不高级的。
但我这个全程面瘫脸,坚持看完整整两期的观众,觉得这是全场唯一不尴尬的段子了。
身体喜剧高级还是低级,是个深奥的大话题,这里不展开了。
我之所以觉得这段表演还可以,是因为两个女孩表演的是一种技术。
后来她们在内景录制时,又来了个同系列表演,就让人笑不出来了。
那是一种灵感,甚至是一种天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如果非要无中生有,像《认真的嘎嘎们》那种,让人提前排演、设计,那当然就是一地尬尬尬了。
观众在选手身上投射自己的梦想,和选手一起训练、成长,好像自己也在和TA们一起升级打怪一样。
它应该是临场反应,好笑、带感的梗都应该是轻松自然抛出的。
这节目的逻辑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成立的。
目前的节目里,每一个人的段子都是上面那个“撞衫女孩”的水平。
无聊到连说他们无聊都很无聊的程度,所以我直接略过了描述他们表演这个流程。
不知道这些选手,将来会不会成为成功的综艺咖,至少在这节目里不会。
最近的综艺里,最有观众缘的综艺咖,反而是一个素人。
胖乎乎的章女士亮相没多久,就在房间里的摄像头前立正站好,说我要减肥。
到了饭桌上,对着油炸焦圈,想下筷子又看看儿媳妇伊能静的脸色,生怕她戳穿自己立的flag;
催秦昊先吃,满脸写着:“我不好意思先吃,所以你赶紧吃,我等不及了。”
章女士没有“我要耍宝”的包袱,反而比那些用力搞笑的选手们有趣多了。
日韩之所以有那么多专业的综艺咖,是因为它们的综艺制作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一个连原创节目都做不出来,永远想着“看看别人家有什么,我直接拿过来,恰快钱”的行业,哪来的环境,培养职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