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代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小神兽”们已经进入暑假,经历了上半年数月网课、几周复学,孩子们又重新回归家庭,令父母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使用手机、PAD等电子产品上瘾!它对孩子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孩子们为什么迷恋电子屏?如何戒除网瘾、游戏瘾?父母如何采取行动拿回屏幕的控制权,在“斗智斗勇”中取得成果?很多家长无奈慨叹:我太难了!上海升学特别邀请应用积极心理学专家Karen Zong老师为家长们解惑。家长和学生不妨实测一下,看看自己的屏幕上瘾指数有多少呢? 


应用积极心理学专家Karen Zong老师,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林格曼在华的第一位弟子。北大商学院、中欧商学院、耶鲁中国特约积极心理学老师。她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课程实践,帮助很多家庭走出亲子困惑。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电子屏幕依赖症状

你家中了几条呢?

 

Karen Zong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常常接待“孩子网络成瘾”的家庭的心理咨询,“网瘾”的问题往往表现为孩子沉迷游戏、追剧或者社交媒体,有10岁以上的孩子,也有中学生。而最近上网课以来,Karen老师发现,有小学生,甚至是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孩子显现问题端倪。

 

6-10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年龄段情绪脑的发育还在进展中,情绪自律和行为自律有限, 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孩子生活中的种种经验都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从 4 岁左右/学前开始,屏幕开始对孩子产生强大吸引力的时候。孩子们长时间对着屏幕,必然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情况的发展、恶化可以很快,屏幕习惯不当, 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很快从学习专注力、睡眠、情绪、社交关系、对父母的态度体现出来。

 

孩子过度依赖屏幕的行为症状,你家孩子中了几条呢?

  • 情绪起伏增加,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出现大情绪


  • 情绪容易低落,忽高忽低,容易失控


  • 被要求关闭电子设备时,发脾气、烦躁


  • 睡眠出现问题,包括难以入睡、睡着容易醒、早上难以醒来,或者已经独立睡觉的孩子再次需要父母陪睡


  • 跟父母顶嘴、固执、抗拒不合作,好像提前进入了青春期


  • 社交关系出现问题,与朋友争吵,自我孤立


  • 不想做以前喜欢的事情,所有时间都希望用来玩屏幕……

 

如今,我们的生活仰仗数字网络,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禁止屏幕。所以,父母把电子设备交给孩子的同时,也要培养其良好的屏幕使用习惯。这个习惯的最佳养成期,是学前及小学阶段,这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屏幕对儿童究竟有哪些影响?

 

01

对孩子的健康、身体发育、睡眠产生影响

 

Karen老师说,经研究发现,学前阶段看电视/PAD 过多的孩子,大肌肉运动能力减弱,核心力量不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孩子 4-6 岁期间,大肌肉的运用协调能力和核心力量的发育相当重要。每个孩子,每一天需要在户外进行至少两个小时的活动和社交互动。在这个年龄段,如果孩子在屏幕前坐的时间过长,且大多采取“瘫坐”姿势,他的核心力量就不能得到锻炼,可能会影响其上学后“稳坐”的姿势,可能会在教室里出现很多小动作,扭来扭去,分神,还影响身边的同学。相反,这个阶段有足够运动的孩子因为锻炼了肌肉的控制力,上学后能更安稳专注地坐在课桌前。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小男孩被诊断为”多动症“,这里面,有屏幕的原因。

 

另一方面,伴随着屏幕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愿意去外面跑跑跳跳,选择坐下来面对屏幕。研究者发现屏幕时间与肥胖、糖尿病标志物等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学前阶段每天看电视超过 1 个小时的孩子,后期发生肥胖的概率超过了 72%。青春期开始后,屏幕时间的加长与女孩子早熟,抑郁倾向有正向的相关性。

 

屏幕时间影响睡眠的长度,也影响睡眠的质量。不仅是孩子,最近 20 年,人们的睡眠质量大幅下降,元凶之一就是这些电子设备散发出来的蓝光。我们大脑的松果体在晚上分泌褪黑激素,使人产生倦意,而当蓝光进入眼睛后面,松果体便停止产生褪黑素,睡眠质量变差,感觉更疲倦。研究发现青少年睡觉前社交媒体和玩游戏的兴奋会显著减少深度睡眠的长度,而睡眠对于健康、情绪和学习都非常重要,睡眠受影响时,孩子白天会觉得困倦,学习作业成绩自然会受影响。

 

研究发现,所有令人兴奋、恐惧、紧张或者刺激的活动,比如看你最爱的球队的关键比赛、或者你的游戏角色生命力降到低限,就像你在迪斯尼坐过山车一样,立即引发肾上腺素的释放,使人血压心率迅速增高,感觉更加敏锐,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过度的应激激素分泌,会导致焦虑加重,让孩子觉得疲倦,情绪容易不稳定;其二,肾上腺素会让人“上瘾”。

 

02

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每天在屏幕前花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专注力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1.5-2 倍,同时孩子的自控力下降,更容易冲动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对大脑回路模式的影响。孩子会习惯于即时满足和即时奖励,每次在游戏中通关,都会获得奖励。而真实世界的学习相对更缓慢,很少获得即时奖励。

 

03

对孩子自主学习的影响

有些家长会说,给孩子用手机、平板是为了在APP上学习,也许对 1-3 年级孩子的基础知识学习有帮助,但这里需要限度,需要平衡。

 

孩子需要学会主动寻求知识,而不是一味靠屏幕传递信息,这会失去了探索、体验失败、不断试错的机会。线下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需要一起摸索答案,这恰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个过程让孩子们挣扎,却能够锻炼孩子的决心、耐心和恒心。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为什么屏幕具有

这么强的吸引力

 

Karen老师分析,除了刚才说的肾上腺素的升起让人上瘾,这对于自律尚在发育中的小学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吸引。

 

还有一个原因,玩电游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这种“快感化学物质”刺激大脑的奖励中枢。小学阶段,孩子过多接触屏幕游戏,频繁的多巴胺释放会稀释快感。所以为了获得同样水平的快感和愉悦,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游戏,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中。

 

小学生为什么特别

容易“屏幕成瘾”?

 

Karen老师说,因为屏幕恰好满足了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对秩序和控制的需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对一些东西着迷,一且他们喜欢什么,不管是足球卡贴纸、橡皮手绳、精灵卡, 真的会迷进去,想要收集所有的卡片,拥有一整套。一旦开始玩电游,不论是“我的世界”,还是“王者”,会很快陷进去,难以自拔。屏幕随手可及,孩子们不需要等到周末再去游乐场,也不需要耐心积攒零花钱,在家里就能即可满足!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父母如何采取行动,

拿回屏幕控制权?

 

在这里,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做一个网络成瘾的简化测评,坦诚给自己打分。爸妈也可以参加打分。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1=很少这样;2=有时这样;3=一般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

  • 我发现自己上网时间比预计的要长,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 家人抱怨过我看屏幕的时间。

  • 我有事没事总是想去看手机或平板/电脑。

  • 我因为晚上看屏幕影响睡眠。

  • 我开始看手机/屏幕时会说“就几分钟”。

结论:

总分 7 分以下,你没有网络成瘾的迹象,继续保持。


8-12 分,有轻度网络成瘾,有时会过度使用,但还能控制自己。


13-20 分,中度成瘾,手机/屏幕已经给你造成问题了。


21-25 分,重度成瘾,手机/屏幕已经在你的生活里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手机屏幕霸凌孩子们生活这一现象?父母是需要做一些努力的。

 

Karen老师指导,不妨同时建立三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让孩子从科学和案例的角度了解屏幕的影响,觉察自己当下的屏幕习惯的真实状况。

 

第二个支柱是家庭的积极养育和优势养育,通过融洽积极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内在驱动力,找到意义感和兴趣。

 

第三个支柱是管理和把控,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已经陷入屏幕不良习惯恶性循环的孩子,并不是屏幕时间让他们变得糟糕, 而是这些孩子一觉得不开心、沮丧时,就会到屏幕中寻找解脱。这是他们的一种特别方便的逃避、避风港。慢慢地,孩子们越觉得自己与家庭和社会疏离,就越有可能向屏幕寻求安慰,直到真的陷入、上瘾成型。


所以,在开始管理和控制孩子屏幕时间的同时,父母也要审视自己的教养方式,比如采取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积极养育。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积极养育,就是父母用发现优势的眼光看待孩子,着重于孩子的努力、意愿、进步和优点,而不只是看到孩子的问题和挑战。


让孩子慢慢地:
1)认识自己的品格优势
2)运用品格优势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潜力做到最好
3)培养健康和幸福的行为习惯
4)学会独立做出基于价值观的判断和决策,这里面,包括积极的屏幕习惯。

 

我们会发现,一旦父母和孩子一起开启流畅的亲子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对自我认同感更高,内心更有力量感,更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更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青少年使用手机、电子产品成瘾,你家孩子中了几条?父母如何夺回屏幕控制权

 

远离屏幕上瘾,绝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循序渐进:

 

(1)全家平静地坐下来,开个家庭会议,大家一起制定减少屏幕游戏时间的目标。上课、作业、活动除外,12 岁以下每天不能超过 60 分钟,12 岁以后,社交媒体成为孩子们沟通的平台,所以加上使用社交媒体,每天不宜超过 90 分钟。18 岁以后孩子如果做到自律,可以适当放宽。

(2)对于成瘾症状已很明显、家长已失去控制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切断上瘾源是戒瘾的第一步。比如由家长没收孩子屏幕设备,准备好面对随之而来的暴怒和焦虑,过段时间后孩子能自控了再给回。

(3)更加关心孩子,增加家庭亲子时光,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教会孩子更耐心,更有自信。

 

另外,家长也要特别关注孩子社交媒体的使用,现在约50%的孩子在10岁左右就开始有社交媒体,41%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监管的情况下使用。青少年往往缺少足够的情绪调节力和应变力,来处理一些网络上接触的信息,父母要多予以关心,比如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加好友邀请,必须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有任何问题,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

 

最后也希望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限制非工作的屏幕使用,在家设立无屏幕时段、无屏区,常和孩子一起走出去、亲子游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