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妻子怎么办?

李白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成天满世界跑!

一般人印象中,李白一生三大事,逐官、修仙、写诗。以诗判李白,以为其人只是潇洒飘逸绝伦。实则李白也是人,七情六欲依然有。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李白虽然爽朗大方,但也会“有情”,虽然饮酒作诗朋友遍天下,但也“怜子”,在路上,也常想起自己的孩子。

以我们最熟悉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例,便知李白一路上也颇多孤寂,很想念家。他离开家的时候,也很舍不得孩子,公元 742 年,他四十二岁,得唐玄宗诏书,欣然进京,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题目是“别儿童”,自然是不舍子女,依依作诗了,其中说“儿女嬉笑牵人衣”,这看似欢喜之情,但能想到儿女牵着他的衣襟,怕他又走了。

毕竟,李白是动不动就四海漂泊浪迹天涯的。最终李白的态度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笑着走了。

但,那并不是他第一次离家。

人们总以为李白是个浪漫的诗人,动不动喝得酩酊大醉,要销万古愁,人只觉得诗句美,洒脱豪迈,喜欢得不得了,很少去体会李白的“愁”。李白所说的“万古愁”,放在他心中,真的是有点“万古愁”。自古以来,诗作的好的,心中必然有情绪,而这种情绪,多半是愁苦悲郁的。欢喜快乐的好诗并不多。李白也一样,只是我们只看到了他的洒脱。李白未必就很潇洒,他的愁情都在路上。

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李白比杜甫更磨叽,更爱抒发情绪,而且,李白的情绪多是指向个人的,杜甫则忧国忧民多一点。翻遍《李太白全集》,李白的诗词文章中,直指情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心中不忿,而作豪言壮语的也有很一部分。

他其实非常容易感伤,也恨别离,他喜欢的江淹的《别赋》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江淹是南朝有名的才子,“江郎才尽”里的江郎,就是江淹。《别赋》里最动人的一句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李白对这句特别有感触,曾仿作《别赋》,以他的天才,竟然对自己的文字并不满意。江淹还有一句诗:

君行在天涯,妾身长别离。

这是写男女别离之情的,李白很喜欢这一句,经常引用、化用。比如《江夏行》中有句: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就是化用江淹此句的。

有趣的是,李白在这个诗里的观点是“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在诗中大骂商人负心汉,把大猪蹄子们一个个骂得无言以对,还给女子出主意,不如随拿轻薄浪荡子浪荡天涯,好坏总是在一起的嘛。《江夏行》《长干行》,都是为商人妻子歌咏,打抱不平。

但李白其实忘了自己也是个“大猪蹄子”。他自己每日里放荡江湖、求仙问道,妻子在家中,依旧是“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李白和妻子的关系,是真正的君行在天涯,妾身长别离。

他是 24 岁的时候“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那时候,他是个单身汉子,说走就走。一柄剑,一袭白衣,飘然江湖。访蛾眉,出三峡,至江陵,渡荆门,游洞庭,穷苍梧,下金陵,苏州、杭州、越州、台州,东涉溟海。两年之间,行程何止万里。

726 年,年仅 26 岁的李白已经开始想家,作了《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期间在扬州大病一场,病种应该是没人照顾的,他想跟人说话,没有女人,只给一个男同志,叫赵蕤的写了一首诗,这是李白在家乡时的朋友。李白在诗中说: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寂历”,是凋落疏离的意思。一片孤寂之中,李白无人可想,只能想起老朋友,但是老朋友不在身边,他只能感叹“幽梦谁与适”,那长长的梦,托给谁呢?

这一路是非常孤寂凄凉的。当第二年到江西时,27 岁,便在安州北寿山停下来不走了。北游汝海、襄州,他结交了新的好朋友,也就是李白最爱的“夫子”——“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浩然大概觉得李白 27 岁了,还孤身一人,不是个事儿,于是给李白撮合了一门亲事,这是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是许圉师的孙女。许圉师是唐高宗朝的宰相,但那时候已经没落了。

二人生下了一男一女。其后,李白开始整天在外跑的日子。几乎不着家。从 728 年到江夏后,他送孟浩然去广陵,孟浩然走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二年李白一门心思要上终南山,一上一下,两年便过。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去终南山的结果并不满意,干脆西游邠州,飘荡了一年,32 岁(732年)那一年,李白在坊州,后入长安,混得穷途末路,只能写诗抒发情感,那就是《行路难三首》,其中几句是——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然后而上终南山,赴嵩山隐居,回家时,已是 34 岁。

这期间,许夫人并未跟随,她在做什么?带孩子吧?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其后李白去了太行山、太原、恒山、雁门关。从太原到嵩山后,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李白那时候喝了很多,满声高喊: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7 岁,在家里待了一年。

38 岁,游襄阳,至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39 岁又去了扬州、苏州、杭州,秋至巴陵,遇上王昌龄。

等他回家时,许夫人已经去世。他索性带着孩子离开了安陆。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这两个孩子,李白寄放在人家,后来,李白又娶了妻子,但他没兴趣在家呆着,大部分时间在路上,山东、越中、金陵,到处跑。

在这几年中,李白非常想念子女,《送杨燕之东鲁》云: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寄东鲁二稚子》云: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还。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并肩。双行挑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想念故去的妻子,想念孩子,经常流泪。那新娶的妻子,跟他也合不来,据说很看不起李白,李白索性出门不回去,那次出门,他写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虽然李白不是“蓬蒿人”,但终究是人,离别儿女,想念儿女。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他在东鲁,不但遇上了杜甫,45 岁那一年,他在东鲁很想念杜甫,还为杜甫写了一首四年的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当然。他跟另一个女人同居,生下了两个孩子。那时候,李白就寄居在沙丘城下,也就是写诗怀念杜甫的那个地方。后来,他在江浙送萧三十一回山东,让萧三十一去自己家中看看——“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他知道家里人想他,自己也想家里人。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因为他自 47 岁离开山东后,到越中,下金陵,庐江、舒州等地都去了,干脆隐居在舒州皖水之滨,已有三年没回家了。

只好托萧三十一回山东后帮她看看孩子,这就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其中最后一句,他想象儿子是不是已经长高了,能驾车骑羊了——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那女子并不算妻子,李白很少提起她,从他的诗文和朋友记载看,李白在山东兖州的田产,都归此女。然后李白云游去了。三年没回家,还托人代问孩子如何。但是,这女子不幸亡故了,他们的孩子——李天然——不知所踪,李白一生,都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娘俩。

而这期间,李白基本上是云游、隐居、炼丹,在求仙问道。李白感叹的别离是——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他无言可说,只能高叹——我纵言之将何补?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虽然写了一堆诗,提倡夫妻、情人应该在一起,但他真正施行这个“理念”,懂得珍惜的时候,大概是 51 岁的时候。那一年,他与与宗楚客孙女在梁苑结成夫妻。宗楚客曾是武则天朝的宰相,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杀掉。到他孙女的时候,已经是家道中落。

此后李白北上幽州,近塞外,后来下金陵、至扬州,游皖南,到杭州,这四五年间,夫妻二人都在一起。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大致到过的 地方

直到 56 岁的时候,他又要走了,这次走的很悲壮,李白写了三首诗,都是跟妻子告别,《别内赴征三首》:

【其一】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其二】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其三】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因为他要去打仗,报皇恩。那一年是公元 756 年,安禄山圣武元年,安史之乱影响最严重的一年。李白准备干一番事业。

他是抱定了不回来的决心的,所以他说“相思须上望夫山”。

宗夫人不许他走——“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但要走的能怎么办呢?李白还跟妻子开玩笑,放心吧,会回来的,但若我回家的时佩带黄金印章,你会不会认为我太庸俗而不理睬我了,学苏秦之妻连纺机都不下?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可是呀,他知道,他走后,妻子的日子是——谁将独自一人睡觉呢?你啊;谁将倚门望夫而哭泣呢?还是你啊。

你将寒灯夜坐一直到天明,我即便在楚关西边看到你的行行泪水。

李白很清楚他离家后妻子儿女的生活景象。看他为商人妇写的那些诗文便知道。这三首说得更加明白。

可是,他还是走了。宗夫人应该是很受他这种“体贴”的感动的。

后来李白被流放,是 58 岁,自寻阳启程,宗夫人弟宗璟送别,宗夫人到处奔波,营救丈夫。

李白半路被赦免,终于回来了。夫妻二人抱头痛哭。61 岁的李白,陪宗夫人上了庐山,与她一起寻访一个隐居在庐山的女道士——《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你要寻找李腾空,应到碧绿山中的道观去。

那里水碓舂捣着云母,风吹动着石楠花。

若留恋这深山幽居的美好,便可相邀游戏于紫云间。

这应该是他希望宗夫人也过着的生活。

而后,李白又去投军,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意气奋发的去,本来是“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结果是“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李白终于跑不动了,62 岁的他,还在重阳节后一日,登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这首诗,已经没有任何豪迈之气了,有的只是惋惜。花造两次重阳秋杀,他自己呢?何尝不是如此呢!

没多久,李白病重,在枕上授简,把自己的诗文交给李阳冰编集。762 年的十一月,李白高歌一赋,歌曰: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歌,叫《临路歌》,孔子到赵国,闻赵简子杀鸣犊,临河不济而叹,作《临河歌》。李白虽然此时仍然自比大鹏,但是“力不济”,他最后一声感叹是“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这种心境,杜甫后来一语道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李白修仙问道加旅游,成天疯跑,妻子怎么办?

据说,那时候,宗夫人是不在李白身边的。自从庐山之后,宗夫人跟李白再也没见过面。终李白一生,我们能捉到一些蛛丝马迹,从他诗文中能见到的女子,大概就那四个。但李白多数时候在路上,成天到处跑,妻子儿女在家中,只能如他所说的“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出宗夫人因为有胆识、为人豪爽,能文能诗,跟李白在一起的时间略长一点外,其他的都是孤凄而去。

李白的一生,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在路上怀念他们,就像他怀念孟浩然、元丹丘、杜甫等人一样。只是,李白怀念这些朋友的诗文,远多于怀念妻子儿女的诗文。李白是个不能没朋友的人,一旦无人,他会“具备要命,对影成三人”,立即感觉到很孤单。

可是,李白分明明白家中妻子儿女们的状态,就像他为感叹爱情而写的《连理枝》: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

似遥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李白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