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无论我多么努力,
在某些方面就是比不上别人?
比如说,
年级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真学霸,
他们逃课、打游戏,
但成绩却甩你十条街;
别人听一遍,就能唱下来的歌,
你哼了十多年,还是跑调;
同是做销售,
别人一个月十几单,
而你报了上千的口才培训班,
看到客户却还是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跟这些人做对比时,
我们往往会觉得既挫败又无力。
几个月前,朋友豆豆入职了一家广告公司。
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
一连谈下几个大单,
豆豆很快获得了上司和同事们的认可。
但每次部门脑暴方案的时候,
平时能说会道的豆豆就会感觉非常的挫败:
往往她还在冥思苦想,
其他同事就已经抛出了一个个脑洞大开的idea,
相较之下,豆豆觉得自己脑子转得没别人快,
也没别人机灵。
几次下来,豆豆更少在脑暴会议上发言了……
其实,很多时候,
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是因为你在用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优势做比较,
而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
像豆豆一样,
她用她并不擅长的创新思维跟别人作比较,
却忽略了自己也有着让别人羡慕的优势——出色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与其羡慕别人,
不如挖掘自己的优势所在,
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有的人天生就对艺术、色彩敏感;
有的人天生思考问题严谨、富有逻辑性;
有的人天生对数理特别感兴趣。
这些看起来天然而为之的思考模式,
其实就是我们的大脑优势。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在工作中受挫的经历,
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如别人,
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并好好利用自己的大脑优势。
国外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
人类的思维偏好在大脑中可以划分为A、B、C、D四个象限,
各自掌管不同的能力,
即分析解决问题、组织执行计划、和谐人际关系、自由创新整合四类。
就像大部分人习惯使用右手,
我们对大脑的使用也有偏好,
因此在这四个象限之中每个人的侧重都不同,
进而引发不同的思维偏好。
当你了解到自己的大脑优势后,
你可能会发现:
你可能读书的时候,成绩不行,
但你在做生意方面却很在行;
你唱歌跑调,
但是你在绘画上却有很高的天赋;
你笨嘴拙舌,
可是在需要细心、耐心的工作上,
却少有人能比得上你。
很多人从小被社会和家庭安排在相同的轨迹上成长,
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优势,
也谈不上发挥自己的所长,
很可能我们的一生也是在一个平庸、不太适合的轨迹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