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幸福来敲门》的启示
每当我感到迷茫和沮丧的时候,
我都会看一遍《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
很特别的,每一次看,它都能给我新的启发。
而最近一次重温,
我竟发现了一个几乎很少人提到的部分,
却让我对所谓的职业、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在电影的开始,
独自抚养孩子的男主克里斯,
貌似在拍一部“当倒霉使劲敲门”。
从事医疗器械推销工作时的克里斯很努力,
每天5点25分起床,
打无数的电话,
拜访无数的医生,
说无数遍同样的话,
然而,一个月都很难卖出去一台机器。
他的努力换来的,
是拖欠了三个月的房租,
沉重的债务,和离家出走的妻子,
最后实在没辙,
竟然沦落到要带着儿子睡厕所……
想必很多读者和我当初一样,
会被克里斯的坚持和努力,
以及对生活的不放弃的激情所感动。
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好,
是因为它很真实——
我们生命中不乏坚持和努力,
但大部分人,
其实就和电影刚开始的克里斯一样:
工作已经很努力了,
但总觉得重复度日,
没有半点进步,
好像做什么都没用,
渐渐把生活的激情消耗殆尽。
电影的转折是在克里斯决定从一名销售,
转行成一名投资经纪人开始的。
这天,克里斯路过证券行时,
正好一辆红色的敞篷跑车停在了路边。
车上下来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
提着医疗机器的克里斯走上前去跟他搭话。
克里斯很直接问了他两个问题:
你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干的?
男人似乎有些讶异,
指了指前方的证券行,
说:“我是股票经纪人。”
没上过大学的克里斯抬头看了眼证券行,
难掩遗憾的问到:
“得上大学才能做股票经纪人,对吧?”
“不用,只需要精通数字,和会为人处世。”
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推销工作,
因为这更多需要的是人脉和应变决断力。
而克里斯显然更加沉稳,
以及拥有非常强大的逻辑数理能力。
比如,他在读书的时候,
一周的时间就能把算数课本学完;
以及第一次接触魔方,
就能在看电视的间隙,
轻松把魔方复原。
于是,他决定转行,
这是他日后成为投资专家、开设公司的决定性瞬间。
但我们好像很少问及这个问题:
为什么幸福会来敲他的门?
我们能看到主人翁很多优秀品质:坚持、主动、无畏、激情…….
但如果他一直做着医疗器械推销工作,
那么,幸福是否还会如期而至?
如果要回到克里斯改变的原点,
那一定是他开始清楚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并且坚定地投入到适合自己的事业中的那一刻。
而这比起主人翁的优秀品质,
其实更应该我们学习和思考。
02
怎么样根据自己的性格,
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模型——冰山模型:
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
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是指技能和知识,
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
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
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会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
大部分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时间打磨出来。
比如克里斯从事最开始从事的推销工作,
就锻炼了他跟人打交道的能力。
而冰山越往下的部分,
则越难发现,越难培养,
当然也越能成为个人的竞争优势。
只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
这些部分很难被观察到。
即便是我们自己,
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天赋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像克里斯一样能发掘出自己的天赋,
实在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
正因如此,在我们的身边,
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性格内向的人,做着需要与很多陌生人打交道的销售工作,苦不堪言;
❖不擅长写作的人,做着需要文采和创意的文字工作,怀疑人生;
❖缺乏耐心的人,做着要承受各种顾客刁难和重复性强的客服工作,几近崩溃。
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像克里斯一样实现职业生涯的弯道超车,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
如果你也正面临这些困惑:
我性格外向,善于社交,适合什么工作?
哪些职业能够匹配、发挥我的性格长处?
哪些岗位能够包容我的个性?
我性格的优劣势,适合出演什么样的职场剧?
当前的职场人际让我痛苦,我该不该继续?
建议你们去测试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解决以上问题。
有时候,不是你不行,只是你还没找到属于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