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闻祝义财老总,斩获“新中国70周年纪念章”殊荣,真是百感交集。可谓王者荣耀,此奖名至实归哎!
也足以佐证了我前期文章中一句霸气的话:有一种企业家,与生俱来,是想大事,办大事,干成事的人,譬如任正非,又譬如祝义财。《致敬,我的雨润战友》文中有过赘述)
雨润肇创至今,恰三十载,说长不长,道短不短,风雨卅载,却书写着创业界的传奇。
关于雨润,世人一直有争议。尤其近年,更是雨润多事之秋。李XX,俞章X等老一届总裁班子,先后辞职,领导班子大换血,取而代之的是祝氏(祝义才)第二代掌门人:祝珺和祝瑗,乘风破浪,力挽狂澜——
祝珺和祝瑗,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经历过的创业史,奋斗史,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随之鲜活的还有一段雨润爱情史……
桐城雨润公司一隅
01
从“油坊路”,到雨润大道
上世纪80年代,食品行业刚刚起步,放眼全国,除了老字号“双汇”,就是雨润。作为新生力量刚起步的雨润,可谓亦步亦趋,如履薄冰。
1989年,一群桐城儿女,在合肥安营扎寨,创建了一个小作坊式公司——华润公司。
1993年,华润公司迁徙到雨花台区的西善桥油坊路,一切百废待举。
摇身一变的雨润人,逆水行舟,乘风破浪,大刀阔斧的干,短短三年,业绩翻了好几番,产品席卷大江南北,出现供不应求良好局面。
记得当年祝义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办企业不易,雨润一开门,除了要解决上千号员工温饱问题,还要和二十多个相关部门周旋着,每天的额外开支5万向上……”
是的,办企业不易,风花雪月皆是景,柴米油盐才是真。
依稀记得,老总常跑着去开公司晨会。因为晨会迟到,无论是谁,都要惩罚,当然,以身作则的祝总,也概不例外。有次迟到,他当场打了20元罚单,交到财务处。
还记得1996年的那个冬,食堂的汪师傅骑着人力三轮车,送夜宵,不慎骑进路旁的小河沟里,白花花的馒头、花卷席卷一河。害得上夜班的兄弟们,又冷又饿,饥肠轱辘,集体跑到“跛子小店”买方便面充饥……
那时油坊路还是相当萧条,仅有的一家 “跛子小店”(男主人是残疾人)。但青春的活力四射,因为,这条路上,一个美国华人许忠政,创建了许氏洋参公司。再后来,我和周八亿等同事晨跑,引领“跑吧”新潮流,不少人主动加入进来,油坊路才渐渐有了生机。
1994年,雨润营销额翻了几番。占领了食品行业的半壁江山,单单上海,就有四个办事处。1995年成功收购了双河村支部和对面的皮鞋厂,壮大了雨润大本营。1996年,又成功收购国营企业南京罐头厂,揽为雨润第三生产部门。
腊月二十四,是桐城人的小年,祝总裁亦相当重视家乡的风俗,隆重的招待了这群在外打工的老乡,按10人一桌,每桌按九菜三汤的标准统筹安排。
不知是谁,哗众取宠,即兴作了一首诗——
别人的儿子好过年,雨润的儿子好可怜;别人的子女好过节,雨润的子女好作孽。但丝毫冲淡不了这热火朝天的局面,和热火朝天的创业豪情。
也就在同年年关岁尾,桐城撤县为市,桐城市的父母官,携同桐城电视台一干人马,前往雨润公司,慰问在外创业的桐城儿女——雨润人。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了多少风花雪月。2012年大过年,因工作所需,我又被留下来,安顿这班朝暮相处的兄弟们。
千禧年前后,油坊路如同雨润一样,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雨润办公大楼焕然一新,成了地标性建筑。偌大的地下室,能容纳几百辆私家车,还同时能容纳几千员工的饮食餐饮,当之无愧的成为建邺区乃至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
取而代之的是富丽堂皇,高楼鳞次栉比的商业大街——雨润大街。地铁纵横交错。随着雨润大道出名,房地产也水涨船高,尤其豪华地带,从原来几千元/平米,陡涨到100万/平米,真是寸土寸金。诚然,最大的赢家是祝总,赚得盆盈钵满,一夜成了亿万富翁。
2009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雨润大街和雨润集团。
同年10月,雨润公司斥资几千万,筹建雨润大学。
一部雨润大道的变迁史,就是中国近30年来高度发展的浓缩史。说雨润成就了雨润大道,抑或说雨润大道也成就了雨润,都不复重要,总之,雨润与时俱进着,祖国日新月异着,这才是不争的事实。
2011年,雨润集团总资产达358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为10万多人。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2011胡润品牌榜》排名第39位,品牌价值已达125亿元。“雨润”价值排名第二。2011,雨润集团以647.55亿元位列中国500强的第12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的第5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位……
02从“桐城人”到雨润人
在76万桐城儿女中,约有6万桑梓同胞,直接或间接地从事过雨润相关事业。
1995-1997年,雨润在桐城招兵买马,遴选了几千号故乡优秀青年,壮大了雨润事业。
记忆中的1996年夏,我们一行,七部大车,前呼后拥的奔赴南京,同年10月,又拉去了几车人。
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则必胜。所到之处,所向披靡。雨润事业如虎添翼,如日中天。
正是如斯,才思汩汩而的我,写下了80余字的对子,作为新春厚礼献给了公司,被人写成雨润公司对联,气贯如虹。
当年和几位老乡,创办了一期刊物,德高望重的周律方老人说,就叫“雨润人”吧,于是,《雨润人》诞生了。
生产部员工,则全一色的穿着长靴,白大衣,戴着白口罩,白帽子,只留下眼神示意。所以,看着对面的美妹,也只能眉宇传情。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或许就是从90年代的雨润公司盛传出去的),有时,还真能擦出了一许爱情的味道。但公司有明文规定,谈恋爱就被开除,谁敢碰高压线!爱要忍,情要抛,见面只会傻傻笑,只能望梅止渴,适可而止。
我的心仪的她,就在我暗中进攻她的脑细胞时,被人趁机攻克了她的卵细胞……
真情如雨润万家,销售部的同仁,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将桐城人的精气神,都发挥到极致。骑着自行车,抑或蹬着人力三轮车,满大街小巷,田间码头的送货,遍布上海的角角落落……晚上回来,把大把大把的十元、五元、间或有1元的硬币,悉数上缴到办事处会计处。疲劳一天的晚上睡得正酣,又被送货的车子弄醒,睡眼惺忪的爬起来下货。
基建部的员工,在李道先的统帅下,干劲十足,其中有一个高翔的大个子,笑口常开,能说会道,唱山东快板一流……
诚如没有保护伞的孩子,这些背井离乡的“雨润人”,练就了在风雨中拼命奔跑的本领。脱颖而出不少干将,如销售老总桂小乔,部门老总王家钧,财务总监王胜林,总经办余凌云等等,都年青有为。
“诚信勤敏,谦学艰毅,”雨润八字精神深入人心。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雨润同胞。也成就了多少桐城异乡儿女。毕国祥,分道扬镳到天津,创办宝迪公司;葛三应在河南,合伙创办某大型食品公司……
巾帼不让须眉,吴海燕,自立门户,办了很有特色的“西湖小院”,从安庆连锁到桐城,堪称女中豪杰。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老板地道,员工厚道,生财有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03十年踪迹十年心
近山识鸟性,近水识鱼性,因为在公司浸润了十几年,从事人事和后勤工作若干年,所以对大部分员工还是相当了解。“K(佢)来K(渠)去”,是安庆潜山人(抑或桐城西乡人),中、中、中的,是皖北人;而满口“我的嗨”是陕北人……纵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都是我至尊的雨润战友!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群女孩,能言巧语,话题恰是:“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无人追。” 另一个妹子,猫在床上,慵倦的答道:睡昨天的觉,做今天的梦,花明天的钱,还是睡觉最舒服。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可惜在这里都统统打了折扣。
20年前,与部分室友合影,胡大海,闵成军等
茕茕玉兔,东走西顾,伊(衣)不如新,友不如旧。
恍惚间,我们又回到20年前青葱少年。画风又切换到那年南京总部,1996年8月6日,那个叫1002的男生寝室。
兄弟们同甘共苦,一起在寝室里饮烧酒,五音不全地吼着卡拉OK;一起到大食堂后梢的公共浴室沐浴,甚至私下比过谁的大,谁的小……
记得当时寝室按8人分配,上下床铺对开。还记得有总经办的彭尔文,生产一部王总,财务处的胡大海,周八亿,还有统计员姚来发,一线员工丰茂盛等等。
食一碗人生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且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彭尔文会唱歌,丰茂盛会神侃,周八亿会计算,王总会组织,我爱耍笔杆子,凑到一起,热闹异常,苦乐年华,以苦为乐,两瓶二锅头,一袋花生米,一把萝卜干,就能把酒喝得滋滋响。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把邻近女寝室的叶倩梅,张瑞,李惠萍,汪霞,汪桂芝等靓妹,招蜂引蝶般的,悉数吸引过来……
时过9点,门卫李老头子,总是善意的提醒我们:“明天还要上班,该散了,该散了。”
星与星会晤,星光灿烂。那年那月,兄弟们如同启明星一样,灿烂了很久、很久。
在雨润,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收获了青春。
背灯和月就花阴,十年踪迹十年心。我们曾经朦朦胧胧的爱情已逝,十年弹指一挥间。相比较上世纪90年代,被爱情遗忘的雨润,不允许员工光明正大的谈恋爱。
爱对了的是爱情,爱错了的是青春。我等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收获了青春,但也有另类,获得爱情丰收,只落了个“青春做伴好还家”的结局。
后来,公司网开一面,推行了双职工廉租房。譬如画面中小家碧玉的女孩,就是桐城人准媳妇,和祝方兄弟喜结良缘。我把她们的青春编织成诗篇,美其名曰:祝方的娇妻——竹房(祝方)藏娇。诚然,这是后话。
竹房(祝方)藏娇
04甘做雨润基石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数有活化石之称的吴森彪,哪里需要哪里调,从南京总部,调到生产三部,随后又调到马鞍山雨润,任劳任怨,战斗不已。献了青春献子孙,吴老的孩子吴海燕也在公司打过工,取得真经,后来另取炉灶。
犹记得2012年,只缘桐城又一拔父母官到马鞍山雨润取经——企业成功的经验。雨润公司一贯履行大事简办方针,一切从简,就在公司二楼食堂招待。
我和吴森彪同志一道采购菜肴,总价159.9元,付了160元后,他赖着不走,锱铢必较,原来是想为公司要回那一毛钱。这年头谁还稀罕那一毛钱,关键的是,一毛钱已逐渐被淘汰。为了区区一毛钱,他与人争得面红耳赤。那个纹身的老大,气得把菜砸了一地,撒手就要打,我及时圆场,才免了一场流血事件……
奇葩的事不止这,那天他还暗访招待市长,书记的烟酒是否超标,好在一切正常,他才心安理得地走了。他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确实让人敬佩。王家钧老总获知此事后,大肆褒奖:“你办事,我放心”。
欣慰的是,在雨润公司,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当年与祝义财睡同一个床铺的元老,章仕平同志,仍默默无闻扎根在“雪润”做后勤,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雨润。
……
一点点青春 一点点走开 一点点流浪起来
一朵朵鲜花 一朵朵盛开 一朵朵飘散得很快
刻留的还是留下了,刻走的终究走了,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了多少春花秋月。
打造民族企业,赶超世界一流;雨润这艘食品行业的航母,又乘风破浪。剑已出鞘,斗志更昂!!
雨润,不为往事扰,只为未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