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忆1970年大阅兵,幸福的时光一辈子长驻心中

我17岁那年,从家乡桐城参军,来到京城卫戍部队。有幸参加了国庆二十一周年国庆阅兵游行活动。

那是毛主席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人民群众共庆祖国华诞。为筹备国庆阅兵游行活动,五一节后首都军民分别进行准备工作。虽是游行,不似现在有机械化装备方队,但军方的十几个徒步方队,仍须按阅兵的模式正步行进,通过广场中线的检阅台。

忆1970年大阅兵

本人参与的前卫方阵有四个方队,一为国旗方队(那时三军仪仗队不参与护旗)由300名手握五六式冲锋枪的土兵组成,旗手位于方队中央,二名不持枪的士兵护其左右,协助旗手擎旗;二为国徽方;其它二个为标语方队,分别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字样。战士们手拿毛主席语录,挥动小红书正步行进。广场东西华表间距为标准步伐116步,通过时限1分钟。走好这116步,才能显示人民军队威武形象。为了1分钟走好116步,我们进行了二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在通县红军团营地,战友们头顶骄阳,脚踏热浪,从单兵慢正步练起,再到排面慢正步,正步,直至方队协同。

八月的京城上空骄阳似火,战友们上着军装下着短裤。一天下来,汗水湿透衣背,军装布满盐渍,晚上抬脚上床都较困难。几个星期的艰苦训练,方队像模样了,整个方队横看竖看一条线,手臂摆动踢腿一条线,步速,每步75公分控制精准。

临近十一,参阅的军地游行方队,于二十一日,二十七晚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实地预演。最后一次周恩来总理亲上城楼检查验收,对不足之处指示改进。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三十日晚,前卫方队入驻中山公园,每人发了一根香肠,四个苹果,二块面包当作晚餐和次日早餐。呆在公园内整夜未眠,年轻的士兵毫无睡意。大家精神振奋,凌晨五点赶到长安街东华标一侧待命。其间,领队首长重申阅兵注意事项:一,集中思想听清军乐团的演奏的行进音乐旋律,踏着节拍行进。二,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喊得要嘹亮,我们后面是38军,65军,他们人多,阵容大,不能让后面的声音盖过我们。三,行进至受阅中线,勿向城楼方向张望,影响方队排面整齐划一。

八时半,东方红乐曲响彻广场上空,毛主席,林副主席登上城楼,顿时,“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口号此起彼复,不绝于耳。林彪15分钟国庆祝词后,阅兵游行开始,方队踏着一,二,三,四,的口令正步行进,过了东华表进入受阅中心线,正对城楼中央,尽管首长提前讲过,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城楼,我看见了毛主席,老人家身着银灰色大衣,面对受阅队伍不停地招手致意,以前只在电影里看主席,今天见到了真实的毛主席,太幸福了!

回到驻地,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看见了毛主席,战友们感叹:要不是在北京当兵,要不是有幸参加阅兵,一个小城的农村娃怎么可能见到全国人民爱戴的毛主席,这个兵当得值!幸福的时光一辈子长驻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