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才女思夫,情书出奇,夜长横枕意心歪

才女思夫,情书出奇

才女思夫,是件恐怖的事情,因为丈夫或情郎非具有等同的才力或智慧而不能懂她们的那种思念。而才女说思说念,必不痛快淋漓,绝不会不顾一切的朝着人喊:俺想你想得睡不着觉。

汉时有一男子,名苏伯玉,出使蜀地,久不归家,妻子却在长安。苏伯玉大概是有些逍遥自在的,别人“乐不思蜀”,他是蜀乐不思。妻子很想念他,恰有信使去蜀地,她便托这人送给丈夫一个盘子。千里之远,只送一个盘子过去,太爷匪夷所思,但苏伯玉见到盘子,反复细看,感慨不已,竟然立即回了长安,与妻子团聚。

原来那盘子里,写满了字,因为盘子是圆形的,所以所有的字也是转着圈写,一圈一圈,层次罗列,也难为苏伯玉能看懂,那竟然是一首诗。这盘子里,总共167个字,苏伯玉竟然读成了一首杂言诗,可见这夫妻二人真是绝配。

才女思夫,情书出奇

这诗是从中央的“山”字开始,在盘中回环盘旋而读,得诗如下——

山树高,鸟啼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安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面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

女子的心思真是曲折离奇呵,如此构思巧妙的布局,男人未必想得出来。而且诗中缠绵之意,令人慨然。

可见才女的思念,跟才一样深。

前几段,都是说自己之思念,大概她独自在家中生活,每日里见高树鸟鸣,泉深鱼肥,但那自己像那留在鸟窝里的小雀,时常苦饥。哎,谁让我是你这小官的妻子呢,你奔波在外,我很难见你。我每每出门而望,盼你归来,远远见一个穿白衣的男子路过,便以为是你,奔近了瞧,却不是你。心中凄凉着回家,悲从中来,泪自颊下。六神无主,不知如何安放,只好拼命着火干,北上堂,西入阶,又扫又擦,不知疲累,把织布机玩命地绞,那机杼的声音悲伤催人泪下。只好停下来,长长的一声叹息,想找个人说话,却不知对谁说。君远行在外,我日日思念,山关虽多,终究有数,可你之归来,却遥遥无期。

后几段是幽怨和指点。

我已形销骨瘦,衣带渐宽,只因相思。我知道你忘了我啊,你这没良心的,根本不知道我想你是多痛苦。你忘了我我也没办法,但我若忘了你,教我天打雷劈。我这番心思,实在忍不住要告诉你,让你知我对你之情思,如黄金白玉一般清晰分明,似高山低谷一般恒久不变。郎君伯玉,才高智广,家本长安,身在蜀山,为何便爱惜你那马蹄子而不肯回来呢?好吧,我给你带来羊肉、酒和面,足够你路上的干粮,给你捎来麦、粟,足够你马的草粮,车费路费都报销,快快回来吧。

这诗的最后一句,说明了为何不直接写信的原因,因为“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到四角。”这句是略有写骄傲的,因为捎信的这人,才智跟你差得太远,看不懂这信。

但她的目的是让丈夫回来,所以,并不期望丈夫也看不懂,所以忍不住出声指点:“当从中央周四角。”(从中央开始,转着圈读啊。)

才女情书,真正出奇。

167个字,47句,写之盘中,屈曲成文。屈曲并不止文字,还有心思,还有思念。

另有一才女,不知其名,她的情书更加离奇。做她的丈夫,非懂象形文字或有想象力不可。

她写下一首《思夫》诗,总共十二个字,却是一首七言四句诗。

才女思夫,情书出奇

这诗需要想象力,“夜”字写得极长,“枕”字横着写,“意”字心歪着,所以,第一行得诗——

夜长横枕意心歪。

第二行,“月”字斜,“更”三个,“門”字少半边。得诗——

月斜三更门半开。

第三行,“命”字短,“今”字倒,“信”字少了口。得诗——

短命到今无口信。

第四行,“望”字断开,“肝”字极长,“來”字缺一个人。得诗——

望断肝肠无人来。

夜长横枕意心歪,

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

望断肝肠无人来。

这感情也是极好的,看似骂,实则念,老娘我独守空房,你这短命的没良心连个口信都不送来,我望断了肝肠,却不见你来。

但这诗,更像是写给情郎的,而非丈夫的。或者,像极了《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说好了要娶她的男子,迟迟不见来。心中的盼望和焦急,不言而喻。

苏小妹是有名的才女了,连苏东坡都对这妹妹赞赏有加,其才可想而知。她也写过奇特的情书。是一种连环诗。

才女思夫,情书出奇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其实这首诗,并非排成圆圈才能读,独立书写,也是回文——

思伊久阻归期

静                       忆

别离时闻漏转

写的时候,把纸反过来,最后第三行的“ 别离时闻漏转”就是倒着写了,这样以“静”字起,三字一连环,便成了一首诗。

这首诗载于《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这故事中,苏小妹的新郎,名叫秦观,大词人大才子,苏小妹自然是难不住他的。

倘或才女嫁给了武大郎那种老实蠢笨的人,写多少情书,也是白写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为何要为难他,也就可以理解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