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街上有卖艺者,或唱或弹,也有双手残疾,以脚写字乞讨的。很是令人惊叹的。
实际上这技能古人已经具备,唐时洛阳天津桥边上一个乞丐,没有双手,用右脚夹住笔——注意,是毛笔——给人写经讨钱。而且这人很从容,为了讨好施舍者,写经之前,先把笔用脚抛在空中,落下来时再用脚趾夹住,连续三次,这才开写。妙在他写的是官楷,据说,很多人手写的楷书,也不如他。
有一个叫于頔[dí] 的人在襄州做官,有一天,一个山野之人叫王固的来求见。这人大概是有些本事的,所以微傲慢了一些,下拜行礼动作缓慢,于頔便不高兴,不爱搭理他。自己请人吃饭游玩,也不带王固一起玩。王固比较失落,便去拜见另一个官,这官员比较礼贤下士,对王固颇为礼遇。王固便对他说:“俺听说你是个好奇爱玩的人,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俺有一项绝艺,献给相公瞧瞧。但大庭广众之下可不行。”
这官儿便带着王固到了自己家中。王固却不进屋子,在院子里,从怀中掏出一节竹子,一面小圆鼓。竹子一头有一个塞子。他拿着那竹子把玩良久,去掉塞子,放在地上。折了一根树枝,打仗一般的敲鼓。
那官员瞧得莫名其妙,却见鼓声急促后,竹筒里跑出几十只小壁虎。
官员吓了一跳。但这些壁虎却仿佛凝神细听,待鼓声过后,便跟小学生出操一样,自觉站队,分成两队。阵势宛如两军对阵。王固则不断敲鼓,随着鼓声,两队壁虎中便或三只或五只的出来打架。鼓声一变,两队壁虎兵的阵法也随之而变。天衡地轴,鱼丽鹤列,诸般阵法,无不具备,进退如神,比人还灵活。
这样玩了一会儿,王固鼓声一停,壁虎们速速回到了竹筒之中。
官员大惊,忙把这事禀报了于頔,但王固早已悄悄走了。
唐时范阳山有一个奇人,不知名字。他在李叔詹的私第中混饭吃,混了半年。有一天,对李叔詹说:“在你府上混了半年了,我将要去别的地方,无以为报。我有一项水画本事,送你做临别礼物。”
李叔詹不知什么叫“水画”,但也由他去弄。
这人便在后厅地上挖了一个方圆丈许的坑,一尺多深。那时候是没水泥的,他用草灰和成泥,把坑洞抹了一遍,往里面灌水。直到水满不在渗透,便拿出丹青墨砚,把笔放在嘴里咬了半天,突然纵笔在水上画画。
李叔詹心想,这人疯了!凑近了看,水色浑浊,看不出来啥。
过了两天,这人拿四副绢布,铺在水面,然后自去吃饭。一顿饭吃完,把布拿上来令李叔詹看。只见白布上古松怪石,人物草木,无不具备,恰是一幅水墨画。
古时卖艺者实际生活辛苦
印度卖艺的似乎轻松一点
唐代均州还有一个七十岁的老头,一辈子打渔为生。但他连渔网都没有,也不钓鱼。只是养了十几只水獭。每隔一天,他便把这些水獭放出去。放出去之前,先把水獭关在笼子中,不给吃不给喝,让饿着,饿够了再放。
水獭们出门过些时候,老头站在水边拍掌相招,水獭们一蹴而至,围着他转圈讨好,比猎狗还驯服。
当然,水獭们嘴里都叼着不少鱼。老人以此获利颇丰。
这些故事,大多散记载古人的笔记中,比如《酉阳杂俎》。奇奇怪怪的事情,多不胜数。有些事古人不能解,便以为是奇异或者神迹。但无论如何,只能说是高手在民间了。
这些人如果去街头卖艺,远胜现在街头卖艺的了。至少本事出奇,令人赞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