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人大保健,注重内外兼修

一般来说,凡说到健身运动,多从华佗创始五禽戏识,金庸的排序即是如此,谢逊骂武林人物,先从华佗创始五禽戏骂起,下来才到达摩老祖,东西西毒南帝北丐张三丰。华佗的五禽戏实则很是简单,基本操作是: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古人大保健

“熊经”,实则是一种健身方法,约为两种情况,一是“若熊之攀树而引气也”;一是“如熊攀树而自悬”。总之是模仿熊的动作而作广播体操。

其实华佗并非第一人,《庄子》中早有记载,颇为玄乎,似乎是从内功练起——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

庄子保健,注重内外兼修,既要“导气令和”,以意念使气周行经络,从而“吐故纳新”、强身健体。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大体如,此。修炼方法有“吹”、“呴”、“呼”、“吸”。还要“引体令柔”,主要是模仿动物,“熊经”或“鸟申”,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踟躇,或徐步,都是模仿动物,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

但往后发展,却不仅仅如此了,几乎变成了大保健。以至于发展为四类:

1.神仙

2.房中
3.医药

4.导引

古人大保健

古人大保健

神仙,说透了就是迷信作法,价钱不小,普通人根本无法触及,所以历来都是帝王贵胄修仙练道。汉武帝便极其迷信这个,他把一个方士封为“文成五利将军”,还把公主嫁给他。

这道士给出了个主意,花大价钱筑造了一个百丈高台,然后选了三百个八岁童男童女 ,身穿锦绣衣服在台上通晓歌舞。结果,神仙当然没来,汉武帝很生气,一刀砍了这个方士。

房中,就是房中术。讲究采阴补阳或者采阳补阴,目的是节欲保精,但这种大保健,穷人是无福享受的,帝王贵胄嫔妃妻妾成群,资源丰富,实行方便,自然把这事变成了他们纵欲的借口。

医药就是秘方,比如炼丹。这事也是帝王贵胄多有,穷人干不了。后来的药王孙思邈把《千金方》公开之后,穷人才有可能照方抓药。

导引,就是学习动物,演化成第九套广播体操一类的东西。只是越到后来,人们已渐渐忘了它的本源,变成单纯的对动物的摹仿。

汉魏之后,导引便直接被纳入了道教系统。

附:已出土文物所载古人保健图,(据沈从文《古人的文化》)

古人大保健

古人大保健古人大保健古人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