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头,槐花开了,就要到五一假期了。
小时候我家楼前就有槐树,后窗打开,伸手就能摘到槐花。每到春夏之交,空气里就弥漫着香甜的槐花气味。而向南的阳台外,马路对面,也有硕大的槐树,那边的花开得较早些,到五一假期,正逢盛花。
因着我家那座楼,恰好位于小区的夹缝处,大车开不到,故而槐树是无法喷药的,于是槐花总是新鲜,每年都少不得见人打些花下来。小时候我不开心,为什么要打花呢,让花开在窗口多好呀!幸而树长得较高,低处枝杈不多,纵然有人打花,也只能打到那么一点点。自我家窗口向上,花便无人惦记,可以尽情开放。
十年前,我家阳台望见的槐花
我也吃过这棵树上的槐花。记得是与面一同蒸熟,蘸蒜汁来吃,味道挺好。但并非每年都吃,因为毕竟已过了穷苦的岁月,有时吃一下子,只是生活之中的调剂罢了。如今,吃槐花却变了味道,去年我便亲眼见着,撸槐花,有团队分工的,有人架梯子,有人拿口袋,树上撸着,地上敛着,一路撸将过去,弄折了不少树枝。这是涸泽而渔,但反正树不是他们家的,你不撸,就别被人抢了先手。于是这些年,我一直提倡,大家还是别吃槐花了,特别是来路不明的槐花——谁知道他们撸的树,是不是喷过农药呢?
还看到有人说,北方人吃槐花,这是什么粗鄙的行径啊!我想了想,似乎也不易反驳。从前饥荒,所以要吃,如今确然也不缺那一口了。说是民俗,其实是情怀,而大凡所谓的情怀,一旦过度,就难免不伦不类。五一假期,那么多农家院,那么多槐花饭,我也觉得似乎没什么意思了。但说粗鄙,我是不太愿意照单全收的。
蒸槐花(摄影:Bing;图自flickr.com)
但我先后遇到过不少人——以中青年或者中老年男士居多——心怀着吃槐花的情怀与愿景,却委实闹不清楚,到底什么“槐花”能吃。他们以为,路边的槐树,开的花,就是吃的槐花了。这还是有一点点不同。
所以又逢五一假期将近,我想,就说说这个季节里,城市能见到的,正在盛开的那些“槐花”吧!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能吃的槐花,来自刺槐,又叫洋槐。
说是洋槐,以与我国原产的国槐相区分。有个洋字,因为是洋人带来的。刺槐原产北美洲,18世纪末由洋人带入青岛,继而在各地陆续可见栽种,也有逸生至野外的状况。所以“吃槐花”这个民俗,或可谓情怀,其实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北方人民群众居多。
刺槐在春末开花,白花,成串,一嘟噜一嘟噜的,有香气,产蜜。所谓的槐花蜜,其实是刺槐蜜。之所以叫刺槐,是因为具有托叶刺。顺便说,刺槐的果实是扁平的豆角状。刺槐的花称为蝶形花冠——倒是所有常见的槐花都是蝶形花冠——每一朵花看着像个小蝶,当然您觉得不像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也觉得不像,中间一枚宽大的花瓣上常带有黄斑。
刺槐是栽种最多的“春末开花的槐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得到。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粉花刺槐 Robinia × ambigua ‘Decaisneana’
粉花刺槐,从前被看作刺槐的变种,只是花是淡粉色的。
如今粉花刺槐被看作是刺槐的毛刺槐的杂交品种,形态上十分接近刺槐,枝条无毛,花是淡粉色的。这个杂交品种相对栽种较少些,大概是花色又不鲜艳,又不纯净,觉得有点尴尬。总之我最初见了粉花刺槐,感觉就是:什么呀,还不如开白花的刺槐好看呢!
以北京而论,粉花刺槐和刺槐的花期基本相同,可能略早一两天,但反正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段。去哪儿看粉花刺槐?北京我知道的确切地点是塔园村,三里屯北小街那条小路上。
粉花刺槐 Robinia × ambigua ‘Decaisneana’
红花刺槐 Robinia × ambigua ‘Idahoensis’
这个品种其实也是刺槐和毛刺槐的杂交,形态整体上接近毛刺槐,但枝条无毛。花较大,比刺槐和粉花刺槐的花稍微大些,个人感觉这个所谓的较大,还是挺明显的。花色是紫红色,而且中央花瓣的黄色斑也比较明显——也许是花大的缘故?所以觉得黄斑也大了?
以前在我印象里,这个品种没怎么见过,但最近一些年,似乎栽种得挺多!至少在城市里,比粉花刺槐容易见到。花期好像也和刺槐差不多。由于花色比较鲜艳,据说,比粉花刺槐受欢迎。远远一看,一树像褪了色的粉纸花,那是粉花刺槐,远远一看,一树没褪色的紫红色花,那是红花刺槐。
北京确切可见的地点是北辰西路、林萃路路边,大屯路以北的部分。记得去年在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的东门南侧有一棵,今年不知道还是不是健在。
红花刺槐 Robinia × ambigua ‘Idahoensis’
红花刺槐 Robinia × ambigua ‘Idahoensis’
毛刺槐 Robinia hispida
前面一直说,那两个栽培品种,是刺槐和毛刺槐的杂交。所以好歹也得说说毛刺槐。
这是个看起来让人觉得不太愉快的种类。远看,挺好,近看,哎哟我的吗呀,枝条上有明显的刺,而且花梗上、花萼外面,也有明显的毛刺。就好像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洋人,一撸裤子,满眼腿毛。毛刺槐就给人以类似的感受……
毛刺槐俗称又叫“江南槐”,不知道命名人对于江南有什么误解。但必须说一下,毛刺槐这个物种,原本应该是灌木,我国常见栽种时都是乔木状,那是因为通常嫁接在刺槐上了。你说说捣乱不捣乱,又有嫁接,又有杂交,所以从前不少人把毛刺槐、红花刺槐搞混。啊,我也是其中之一来着。
毛刺槐的花较大,紫红色,枝上有明显刚毛,硬硬的,看着像小刺一样,而且比较密集,花梗和花萼外侧也明显有毛。所以远看还好,近看,你一定会看见腿毛大叔一样的效果。嗯,那就是毛刺槐无疑了。
我印象里毛刺槐栽种也不是很多,而且似乎花期要晚一点,刺槐基本开过了,毛刺槐才开花。至于毛刺槐在北京的确切地点,朝阳公园里,和北师大校园里,我都见过。不过朝阳公园里的具体位置记不清了,毕竟十好几年前见的了。北师大在校医院南侧。
毛刺槐 Robinia hispida
毛刺槐 Robinia hispida
槐 Sophora japonica
最后,还是要说说和“洋槐”相对应的——国槐。
首先,国槐的花期并不是在春末,而是入夏以后。花自夏季可以开到初秋,随开随落,果实也随着就慢慢生出来。所以春天看见的槐花,并不是国槐,也就是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槐树,而是洋槐。国槐的花能吃吗?虽然有人说,吃了,但反正我不建议尝试。请记住,北方民间吃的槐花,都是洋槐。
国槐和洋槐都是槐树?其实它们都属于广义的豆科,国槐在槐属,洋槐(也就是刺槐)在刺槐属,算是亲缘关系不算太远的表亲。但想要把它们区分开还是很容易的。
国槐的花序,不是一串一串,而是枝枝棱棱的!国槐的花,白色带着乳黄,并非纯白色,而且中间花瓣也没有那么明显的黄斑。另外,如果看到果子就知道了,刺槐的果子是扁平的,但国槐的果子却是细长圆柱状、中间还有缢缩——说人话,就是念珠状的,看起来像串绿色的珠子。
槐 Sophora japonica
槐 Sophora japonica
槐 Sophora japonica
所以国槐还洋槐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此时此刻,春末夏初,五一假期临近,开花的是刺槐,也就是洋槐,或者是洋槐一家子的近亲,比如用洋槐杂交的啊,用洋槐嫁接的啊,反正跟洋槐有点关系。在晚春这个季节,还没国槐什么事。
最后,我要真挚而隆重地向@汪远VK 老师表示感谢!关于常见的刺槐种类或品种,我是看了他在2015年发的微博,才学习到的(关于刺槐品种的原微博在这里)。
在我小时候,五一假期过了,洋槐花落了,就是夏季了。后来有了五一长假,洋槐花落了,长假就结束了。如今没了长假,又开始倒休,反正折腾来折腾去,换汤不换药,等到洋槐花落尽,季节就要更迭了。记得读大一的时候,军训是在入学后第二个学期的四月下旬开始,到五一长假之后,才结束。那一年,我没有看到窗口的洋槐花,等到回家,槐花早已开过。那一年,从军训营地返城,看到街上的小姐姐们,都已经穿上了清凉的夏装。
所以看槐花还是要趁早。春夏的交界,就这么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