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水墓,顾名思义就是建造在水下的墓穴。但古今以来,基本无人将自己的墓穴建造在水下,因为这不符合风水学说,不利于造福后代。历史上,不少贵族生怕自己墓穴被盗,因此埋得非常深,甚至被地下水浸袭,成为“水墓”。湖北的战国曾侯乙墓就是其中的一座。

曾侯乙发现于1978年,当时基建过程中挖出了大量的木炭以及条石,考古队意识到地下必有大型古墓。这是因为,地下大量的木炭是古墓封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防水、防盗;而且一般来说,存在大量木炭的古墓都是极为大型的,至少也是王侯基本的。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然而,刚开始发现曾侯乙墓时,考古家并不知道这是谁人知道,仅知道这是一座被地下水浸袭的“战国水墓”。经过考古挖掘,考古家更为疑惑,因为墓中文物证明此墓主人是战国时期的一国君“乙”墓,而这个国家便是曾国。这可难道考古家了,毕竟在所有史书中都没有关于战国曾国的记载,也就是说曾国这个国家是平白无故的被挖出来的。后来,经过多次的考古证实,考古家断定曾国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随国”,随国与曾国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而这座水墓的考古过程更是非常的有趣。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当考古队动用大量大型机器将封土层中的条石、木炭清理完毕之后,曾侯乙墓的主墓室开始“原形毕露”。但主墓室还是被浑浊的地下水掩盖了,考古队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漂浮在主墓室上方的22具棺材。当时的考古队知道这漂浮起来的22具棺材都是墓主人的随葬品,打开一看后发现都是13到25岁的少女,也就是说墓主人曾侯乙死的时候,拿了22条少女来殉葬。对于墓主人来说,这或许是值得骄傲的,但对于那些死于非命的少女来说,这绝对是无辜的。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清理完这22具棺材后,考古队开始抽干主墓室中的水,但在抽水过程中考古队意识到文物或许被破坏了。这是因为在主墓室中有一套完好的编钟,这编钟被木漆文物支撑了2400多年,其中水的浮力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当考古队将这墓中的水抽干时,水的浮力没有了,木器文物自然断了。幸运的是,这一套编钟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其中作用最大的也是水。要知道,在目前的考古发现的先秦青铜器中基本都是长满了铜绿,唯独曾侯乙墓中出土的这些青铜文物光鲜依旧,原因就是地下水的浸袭隔绝了氧气,使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除了这套编钟之外,曾侯乙墓还出土了数以万件的文物,仅青铜器就共计6239件,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珍贵文物;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就高达十多件。包括重达7000公斤的曾侯乙主棺、现代科技无法复制的青铜尊盘、建鼓底座、战国时代的冰箱“青铜冰鉴”、大尊缶、云纹金盏等世界级文物。

毫不夸张的讲,曾侯乙墓挖出的是一座战国宝藏,至于墓中出土的文物一共价值多少呢?这恐怕没有有讲得清楚,如果讲得清楚就是无价之宝,还有专家说“出土文物的价值超过100亿”。

湖北发现战国“水墓”,考古队挖掘后,说:文物价值超100亿元

事实上,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价值是绝对超过100亿元的。首先是被世界各界誉为“稀世珍宝”一共65枚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保存得非常的完好,是礼乐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拍卖会上,曾有过编钟的出现,随便一件就卖出了几千万、上亿元的价格,而这保存如此完好的曾侯乙编钟如果拍卖的话至少也能卖几十亿元,加上其他的国宝级文物,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价值100亿元还是非常轻松的。不过,这些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继承者、民族文化的象征着,是绝对不可以卖的,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